生活格子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請順便告知診所是生活格子的忠實網友(水人幫餓勢力).希望終有1天能讓所有醫生禮遇.(如果沒有速回報.將註記之)line:94im台北背包客棧住宿| 國際台北青年旅館| backpackers| 通舖上下舖| taipeihostels| 短期租屋酒店公寓| 飯店旅館
查看: 16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美容討論] 保養品的「適合與否」=與大陸齊醫師的觀念來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26 12:5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寫了篇「從「IPKN螢光反應事件」談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老朋友齊顯龍醫師留了個回應:
和宋醫師雖然沒見面,但是網路交流很久了,我先嘗試回答一下上面的問題(<=應該是指「為什麼消費者要學習肌膚檢測,才能夠保護自己?」的想法):
對任何化妝品,要注意使用前、使用中的皮膚監測,因為個體對化妝品的反應實在不好預先猜測監測結果決定是否適合與否。包括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如此。
於是我說:

您提到「個體對化妝品的反應實在不好預先猜測」是一個新的面向。我們原先只是設定「保養品必定是安全的、任何人都適合的」。
換句話說,在我的「肌膚檢測」概念裏,護膚品只有「安全、不安全」二個選項,沒有「適合、不適合」的部份
但是「個體對化妝品的反應實在不好預先猜測」這個想法有點意思:理論上,護膚品既然必定是安全的(安全性等同於食品,所以可以隨意販賣),對於任何個體的反應應當都是類似的,至少確定是同向的(<=不會對某人是好的,對某人是壞的)。
只是上述的想法是「理論上」,這是個現實世界,也許「個體對化妝品的反應各自不同」真地會發生
醫師又說了:

我還是認為肌膚檢測比較適合判定「適合或不適合」。
但是我覺得,既然您肌膚檢測的核心出發點是皮膚對化妝品使用後的反應,也許「適合或不適合」更加有意思。
您判定的安全化妝品,一定適合全部人群嗎?我認為很有可能「對某人反應好,對某人反應不好」。覺得至少概念上容易出現漏洞,也不符合化妝品服務個體化
我又追加了(<=予豈好辯哉是也!?):

醫師,您好:
您提到的「適合」與「個體化服務」的部份,我非常贊同。只是這三年認真鑽研的結果,我看到了「世間的險惡」,也修正了部份「書上的說法」。
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清楚些:

現今的假設與理想,我們都假設「所有護膚品安全、無毒」;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就接著做下一個步驟:「提供每個個體,更設計性、針對性的服務」。

實際現狀是,「許多護膚品都有問題」(就像這篇IPKN事件一樣);所以我們身為醫師<=健康照護者),必須往源頭走一步:「先確定安全護膚品」,下一步才是「個體化建議護膚品使用」。
換句話說,「您判定的安全化妝品,一定適合全部人群麼?」這句話是確實存在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用同一種護膚品」<=不好在這裏討論商業現狀,但是您提到的「個體化服務」部份,我們已經執行了)在「確認安全保養品的前提下」。
如果您有機會到臺灣來,非常、非常誠摯地邀請您到訪。
補充說明:

為了避免冗長的說明模糊了本文主旨,先講「結論」吧:

所謂「保養品適不適合」,必須在「保養品都是安全」的前提下才成立!

十多年前,身為「很囉唆、看診很仔細」的皮膚科醫師;我被病患強迫「幫忙閱讀保養品成分表」。為此我還從Amazon郵購了幾本成分辭典(<=化妝/保養品成分表,實在與一般藥品成分相差甚大)。後來陰錯陽差地成為許多國際保養品公司外部顧問、代言。
臺灣的邱醫師、西安的齊醫師以及我,這些很認真的醫師們都想「更深入地了解保養品,從而為使用者做更好、更適合的選擇」。
然而我們都錯了!

許多「理所當然」的現狀中,都存在著必須先滿足的「潛在前提」。以「更好、更適合的選擇」為例,「任何選擇都必須是安全的」其實就是潛在前提白話地說;就是「先確定食品安全,再選擇烹調方式」是基本邏輯。如果食品不安全,任何烹調都沒有意義!
經過真實肌膚檢測的考驗與淬煉,我們穿過了這個迷霧。從觀察邱醫師的部落格文章,我認為他也漸漸理解了在沒有肌膚檢測的實戰下,他竟然也能理解,顯然讀書功夫下得很深。就我自己的觀察,邱醫師在這半年來連續發表了幾篇文章,意義大概是這樣的(<=這是我認為的,未必符合邱醫師的本意):
化妝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後監測(PMS單一成分的長期風險是可能的。「保養品成分」不應該注重「急性接觸性皮膚炎」等短期風險。
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純物:因為原物料的不可測性,除上述單一成分外,成品內的成分交互作用、有效意義、副作用風險等,也應該要有監測;甚至是長期監測
是裝傻還是故意?:除了原物料不可測,廠商的道德似乎也不可測?消費者的自我保護顯然是急切需要的。
「醫學」美容早已名存實亡:台灣的「醫學美容已經道德似乎也不可測?
在這些「現實」前提下;我們才會不斷提出從「IPKNBB霜烏龍事件?」談「只有長期監測,真正看到細胞不受損才是硬道理」「使用後皮膚真正變好才是硬道理」:從另一篇部落格文章談「成分表的閱讀」誰能夠真正「瞭解」保養品?只有「正確肌膚檢測」才是真的這許多文章。
我不是不清楚這個娑婆世界中,「邏輯得很清楚」往往代表「冷酷、不合群、不夠圓融」這些意義。但是面對一般事物,我們都認同「鄉愿,德之賊也」。在人命攸關的健康議題上,竟然還出現「道德妥協」,那醫療人員的專業何在?倫理何在?

補充閱讀: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化妝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後監測(PMS
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純物
是裝傻還是故意?
「醫學」美容早已名存實亡
從「IPKNBB霜烏龍事件?」談「只有長期監測,真正看到細胞不受損才是硬道理」
「使用後皮膚真正變好才是硬道理」:從另一篇部落格文章談「成分表的閱讀」
誰能夠真正「瞭解」保養品?只有「正確肌膚檢測」才是真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熱門主題上一條 /10 下一條

有名分很多種:94愛醫學美容| 整形| 韓風| 大愛| 隆鼻價格比較| 平價雙眼皮| 優醫師請開版| 94im

聯繫我們|手機版|小黑屋|生活格子 | 整形 | 醫學美容

GMT+8, 2024-5-12 11:38 , Processed in 0.0164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