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格子

標題: 健康頭號公敵 體重超標恐引發慢性腎臟病 [打印本頁]

作者: MyHome    時間: 2012-12-7 09:29
標題: 健康頭號公敵 體重超標恐引發慢性腎臟病
健康頭號公敵 體重超標恐引發慢性腎臟病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
  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加上運動量不足,因此造就不少胖子,全球許多國家的肥胖人口比例皆是逐年攀升。根據國民健康局在「2012台歐健康論壇」的統計報告指出,台灣有逾半的成年男性以及35.8%的成年女性體重超標,其中20%的男性及17%的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7,達到肥胖標準,為亞洲各國之冠。醫師呼籲,肥胖不僅提高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可能引發慢性腎臟病,影響健康甚鉅。
  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據支持,肥胖本身與慢性腎臟病和末期腎臟病有關,美國學者投入近5年大規模追蹤,無罹患糖尿病與無慢性腎臟病的5307人,最後發現過重(25.0 ? BMI ? 29.9)和肥胖(BMI ? 30),分別會增加22%與38%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台灣醫療研究也發現,肥胖者體內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分泌過量的發炎物質去攻擊體內器官,造成損害,若是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情況下,會對各器官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雅得麗生活診所林政億醫師指出,肥胖是引起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的重要危險因子,而這些疾病皆會造成腎臟的傷害。肥胖導致腎臟傷害的複雜病理機轉,雖是多重因素所造就,而根本源頭就是肥胖本身。所以減輕體重使腎臟的傷害變少,可以改善腎臟功能的惡化。
  林政億指出,有些人的體質容易水腫以致無法順利減重。水腫因素很多,可能是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造成,而長期久坐或久站、缺乏運動,或是日常飲食偏向重口味,也都會容易水腫。另外,女性生理期期間也容易形成水腫。
  對於有水腫困擾的肥胖症患者,透過處方可以改善循環加速水腫消除。林政億醫師表示,通常會給予容易產生飽足感和體內代謝率的處方。減重是長期抗戰,利用藥物減重雖然可以改善,不過還是需要調整生活作息跟飲食習慣,否則很容易復胖。若是遵照醫師建議作改變,瘦身後至少要能維持超過六個月以上才算減重成功。醫師也提醒,預防勝於治療,維持標準體重、預防三高的發生,才能確實防治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 本帖最後由 MyHome 於 2012-12-7 09:31 編輯 ]






歡迎光臨 生活格子 (http://bbs.105lif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